三轴点胶机 首页 > 产品展示 > 三轴点胶机

江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雏形初显

发布时间:2023-10-31 03:20:21   来源:大鱼游戏    阅读:1 次

  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抓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建设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深挖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价值,这是江津给出的回答。

  如今,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建设的蓝图已经初见雏形。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已有多个项目建成完工。园区已累计引进40家大数据智能产业项目入驻,累计协议引资超150亿元。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团结湖畔,已然呈现产业加速集聚、创新中心快速崛起之势。

  春光明媚时,江津团结湖湿地公园的施工现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挖掘机铁臂齐挥、推土机和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团结湖湿地公园总投资3.9亿元,总面积1000亩,是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的生态资源核心,也是园区品质展示的窗口。

  据了解,江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将按照“一核四心”产业布局。“一核”即团结湖核心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以“数据细胞城、生态智慧湖”为空间规划核心理念,在1000亩生态湖泊周边布局1000亩湿地公园、1000亩研发孵化基地、1000亩智能制造基地、1000亩高品质人才社区,形成承载和孕育大数据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心”即双福财富中心、江津区科创中心、联东U谷智能智造中心、圆润产业园智造中心。

  产业园总投资118.5亿元,将对园区骨架道路、道路管网、变电站、景观公园、数据中心、产业楼宇进行总体规划建设。福城南干道、团结大道延伸段、团结湖水体整治项目、团结湖产业园青年公寓、团结湖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团结湖湿地公园等子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约31.5亿元。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高新区扩容等战略机遇,按照江津区委、区政府、指挥部对产业园“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要求促建,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建设的蓝图已初见雏形。

  目前,投资约3800万元的公共服务中心基础装修工作基本完成。总投资1.2亿元、总长1.4公里的享堂大道顺利动工建设,预计2021年10月底全面通车。同时,青年公寓改造施工图、酒店方案设计工作已完成,将分别于2021年3月和5月启动装修。110千伏变电站也已完成设计工作,正在筹备启动建设。

  团结湖畔巢已筑,引金凤翩至而栖。团结湖智能产业园在推进基本的建设的同时,多条战线合力推进,全力开展精准招商。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将以“1+3+X”为产业定位,即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1”)为基础,发展智能硬件、传感器、人工智能(“3”)为主导的智能产业,衍生若干具体行业(“X”),建设大数据采集、存储、应用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一体化的产业园。力争至2026年,引进各类项目150个,实现产值200亿元,培育全市知名大数据智能企业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1家以上,集聚相关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

  江津瞄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智能硬件、传感器、人工智能及衍生产业,锁定目标企业、绘制招商地图,迅速开展招商,引进一批大数据智能化项目。

  据介绍,2020年园区新引进项目12个,协议引资约40亿元,其中产业基金投入项目2个,资金投入约4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中科(重庆)产研城、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庆产业基地、玄武岩新材料总部及研发基地等38家大数据智能产业项目入驻产业园,累计协议引资超150亿元。

  与此同时,产业园对招商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争取扶持政策、关心人才生活居住等方式精细化服务企业,促进项目快速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已累计有多弧、路晟、承一科技、驼航无人机、反隐身等20家企业顺利投产或运营,全年实现产值达5亿元。

  今年全年力争引进大数据智能项目20个以上,协议引资不低于30亿元。全力推动力耘科技、云天机器人等10个项目达产增产,全年实现产值不低于8亿元;促进西北工业技术(重庆)研究院产业园项目、中科(重庆)智慧产研城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项目基础设施总投资的75%,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亿元。

  “恭喜来自浙江大学的一支优秀的队伍团队夺得智能算法赛冠军!”虽然已逝去了半年多,但是首届“团结湖杯”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总决赛之夜的精彩场景,依然深深地留在了观赛者的记忆中。

  该大赛由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江津区政府主办,阿里云承办。大赛分为“创新应用赛”和“智能算法赛”两个赛道,共吸引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3872支队伍4371名选手报名参加。

  总决赛期间,“2020线上智博会·数智赋能消费品工业高水平发展高峰论坛”亦在江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中国船舶独立董事宁振波,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首席专家董景辰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江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江津除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还坚持创新引领,高层次引进科学技术创新人才。

  在引进人才方面,一是围绕环重庆交大创新生态圈建设。联动本土高职院校建设产学研用综合体,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知名高校来津设立研发生产基地,为推动环重庆交大创新生态圈建设作支撑。二是注重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持续跟踪中科院成都分院及相关院所,加强科研机构的引进落地。三是推动已引进研发机构的研发创新。推动西北工业技术(重庆)研究院、玄武岩新材料研究中心、中科院科技产业化网络联盟重庆创新中心等已引进机构的研发创新、产业孵化潜能,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引资引智引技并重,引进关键技术,集聚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五是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继续开展科技型企业家沙龙、论坛,为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同时,园区还积极启动产业园人才公寓、专家楼建设,为园区高品质人才留得下来、干得安心创造条件。

  今年,江津还将组织承办第二届“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和市区联动的大数据智能产业论坛,持续为产业园发展提供产业信息和智力支持。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